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 > 互助之家详解网络互助:第三种网络公益

互助之家详解网络互助:第三种网络公益

2016-11-15 12:15来源:网络

  当公益搭上“互联网+”,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公益运作模式。

  一种是公益组织线上募捐模式。即,利用便捷的支付渠道和网络传播,慈善机构或者项目通过线上进行资金的募集、公开资金流向、透明资金使用,包括红十字协会、中华慈善总会、壹基金等,都在尝试线上募捐。

  一种是个人社交募捐模式。即,利用熟人社交圈,自发对某个体或者团体进行捐助。包括轻松筹等平台,推行的就是这种模式。

 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网络互助。即,会员根据协议,以小额资金对个体进行帮助的保障模式。互助之家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“网络互助=众筹+P2P”。这一公式基本上概括了网络互助的基本要点,网络互助是众筹,每个人出资额十分小,但是汇集而成,能够做大事,帮助迫切需要帮助的人;网络互助是P2P,通过信息撮合,任何一个出资人未来都可能从中受益。

  互助之家是目前国内专注于网络互助的行业门户,其以提供行业资讯、加强业内交流以及甄选优质互助计划为己任。

  “互联网+慈善产生了三种网络公益力量,而网络互助就属于第三种网络公益力量。”互助之家该运营人员补充说。

  能力越大 责任缺失

  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当我们在一些网络互助平台上看到,有人几十万的医疗费用,被轻松解决;有的互助计划会员达到百万级别;网络互助的能力,固然不容置疑,但是责任呢?

  “在我国目前的网络互助中,责任其实是缺失的。”互助之家一位观察员表示。

  互助计划的发起人或者互助平台应该担负起哪些责任呢?我们不妨从一个互助计划中去考察。

  某重大疾病的互助计划,会员人数上限为10万人,每次事件每人捐助3元,共计10例互助事件。在这一互助计划中,计划的发起人应该承担“事件真实、数据可信、宣传合规、按时赔付”等责任,而上线该互助计划的平台,也应该起到监督和核查之责。

  但是实际上呢?计划发起人可能会将原本10万人的会员修改为8万人,这样发起人就有可能每次侵吞6万元;计划发起人还有可能假冒患者,领取互助资金;抑或是过度宣传,将不确定的赔付说成确定性的,以此吸引会员。诸如此类。

  “如上,都违背了网络互助的本义以及公益的初心。”互助之家该观察说总结说,“正是因为存在对互助本义认识不足、暗箱操作、过度宣传等问题,才说明了互助之家存在的价值。”

  互助之家:公益之公益

  目前,互助之家平台主要有三大板块。

  一是资讯新闻板块。提供一些最新的网络互助资讯以及新闻,有利于网民了解最新、最全的网络互助信息。

  二是互助计划板块。把一些好的网络互助项目经过筛选,发布在自己的平台,具有一个筛选的功能,然后放入网站的“互助计划”板块。

  三是互助社区板块。开创社区交流功能,同行以及有互助计划的人在上面交流,可自由发言,具有全公开的性质。

  “以权威和专业的新闻资讯擦亮互助参与者的眼睛,普及最本质和最纯洁的网络互助概念,而不是变异的和变形的;以优质互助计划为榜样,让良币驱逐劣币;以高频次和深度的交流,推动网络互助创新和规范。”在互助之家的一位创始人看来,这三大板块各有指向。

  在该创始人看来,网络互助是一种新型的公益,而互助之家就是“公益的公益、慈善的慈善”。该创始人的观点有两层含义。

  第一,无论是网络互助计划也好,互助计划的平台也好,都是服务于互助参与人,但是互助之家服务于互助计划和平台本身,影响同行。属于网络互助“背后的公益人”。

  第二,大多数的网络互助平台仅仅提供互助计划,吸引用户成为会员。但是互助之家,不仅提供最为优质的互助计划,同时还能够提供精品资讯、深度研究,是更高层次和更专业的网络互助平台,是更精致的公益人。

  网络互助,第三种网络公益力量,让这股力量更强、更持续、更规范。这便是互助之家的使命所在。